想来沐昕也是爱那世外桃源的,看他时时流露的那份清冷,就有些不屑的孤傲。但“你既不能舍这红尘去,且让我分你这万丈愁”:,大漠内,力阻的银丝,生生割断自己的筋脉,只因为“你不想他死”;九月间,衣带渐宽,形容消瘦,只因为“我吃不下”。沐昕早已将自己融为怀素的一部分,追寻着她所有的踪迹,爱其所爱,忧其所忧。此生托付,是同枕,也是同舟。
玉色流转着日光的明媚,暖暖地温着掌心,左胸的某一处也随着渐渐热起来。无论是怎样的漆黑深夜,无论是怎样的荒凉沙洲,不必回,也知道你的影必覆上我的。
惹�6�1怀素
若不是垂髫断时的倔强;若不是比玉荷香畔的稚气
若不是下山夺车的意满志得;若不是月夜屋顶的随口吟哦
也许就不必这般欲理还乱――
这一生,究竟谁惹了谁?
回复:
夫天地为炉兮,造化为工,阴阳为炭兮,万物为铜,乱世熔炉之中,谁的爱恋,不过一场繁华烟火,经不得命运凛凛锤炼,瞬间烟灭灰飞?
月下昙花,开谢刹那,美得慑人心魄,却终非人间颜色。
风吹去开篇提起贺兰,着笔燕安殿风波后,流碧轩那次佯醉之饮,令我颇意外,印象中,那是很平伏的一段描写,不易引起读者的注意,想必很多人都会一掠而过,顶多留个浮光掠影的印象,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,写那段时我颇费心力常写文的人都明白,高氵朝其实都很易写,漏*点涌动一挥而就,转瞬间就几千近万字,自己写得爽快读者读得也尽兴,难写的反而是过渡章节,对话铺垫等安静场景,就如这段,两三千字,三个主人公聚集,每个人的动作,神情,心理,必须各各不同符合若节,契合独立个体当有的设定,我几乎是一字字琢磨出来的,写的时候向朋友哀叹,如此费力写将,只怕更新了却没几个人能看进去,不想风吹去却记住了这段,记住了贺兰的掷酒击柱,记住了他的似醉真醉,真真令我感动,想着写字再艰难,再意欲放弃,至此也算不枉矣。
风吹去在群里说,不喜贺兰和怀素那九月生涯,此言诚然心思细腻智珠在握, 盖因贺兰此一破釜沉舟之举,实是将自己逼至绝崖,眼前景致固然是有生未能再见的绝色,但却再无退路,只此一番领略过后,便是自蹈梦魇,永劫不复,然而饶是如此,贺兰仍然做了这样的抉择,缘由为何?只是因为他明白,此生得到怀素,几乎已是奢望,当真要从此后再相见,漠然相揖一让?甚或,艾绿血仇横亘於此,连相逢一笑泯恩仇只怕亦未能得,曾经相爱的人,一朝刀剑相向,是件极其残忍的事,所以,不妨,不妨求一段纯粹的温暖也罢,这是他的愿望,也是行文至此,心生不忍的作者我的,愿望。
你的影必覆上我的,这话说得真真是好,那执着的陪伴,相处的日夜,点滴如水,却可穿石,怀素再睿慧刚傲,终究是凡胎,如她自己所说,心亦是肉做的,深情如许,执念如斯,怎生能不为所动?怎生能不,一笑回眸,愿许三生?
世间情缘情劫皆因惹,双丝网,千千结,欲留未留,待解不解,谁祭出慧剑,剑风惊破月下吟哦?然光华乍起又收,斩断的,又是怎样的爱恨情愁?
一片冰心半因风吹去,万般痴情全仗梦携来,爱情如此凄婉,抉择这般艰难,时至如今,於他们,於我们,能做的,只有默默彼岸,看曼殊沙华开满道路,看风乱了昔日梅花雪,看人生之潮如浪迭迭,缘起缘生,缘又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