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(2 / 2)

京城贵妇,做事都不紧不慢的,虽然三位官太太都有几分若有所思,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,一时也无人接上这个话茬。吴太太便笑道,「说起来,您难得做东,我今日可不客气了,您们家里自己不养小戏,想必叫了有班吧?都知道我戏迷,今日人少,可要痛快一听了。」

真一个圈子一个圈子习气,就这么百十户最顶尖的人家,文臣和勳戚的做派就大不一样了,文臣府邸里便很少有豢养小戏的,似乎平时没事也不大叫戏班子来唱。倒要比勳戚圈子里那糜烂得快臭了的风气好得多了,按说吴尚书乃世代累宦之家,现又管着官府的钱袋子——户部,家里也不养不起小戏,但看吴太太的做派,倒要比林都更朴素一些,就神色间的傲慢,那一脉相承,几乎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。

「请了春合班来,唱几出拿手的崑曲吧。」阁老太太也就随口一答,「你有什么爱听的戏,快先想好了,等桂太太点了,便让你点。」

吴太太很给面子,顿时惊呼起来,「春合班杨太太都定得到?我前儿小生日,我们家知道我爱听戏,派人过去叫时,说接下来小两个月全订满了,要约得往后排。我又不耐烦等,也没这个心思耍威风,可不就只有怏怏抱憾了?」

孙和秦太太、阁老太太相视一笑,却郑太太笑道,「傻妹妹,你这就有所不知了,春合班凭什么红?还不因为皇后娘娘喜欢,时常叫进去唱着听?别人的面子壮着胆子也还能驳一驳,甚至连孙的面子都敢驳,杨太太的面子却无论如何都不敢驳回的了。」

这恭维人都恭维得这么委婉曲折,善桐心中不禁叹服,也忙学习这一搭一唱的说话技巧。桂太太含笑不说话,也不知听懂了还没听懂,倒阁老太太显然大悦,微微一笑,才半带着嗔怪地道。「说什么面子不面子的,也我约得早。」

她又垂下头去,徐徐地梳理着荷包上的流苏边儿,「咱们可不那一位,就凭着那天大的面子在京城行走,没那么厚的脸面。」

众人都笑了,四少奶奶见桂家婆媳若有所思,便促狭地一笑,轻声冲善桐解释,「这说的就牛家那位……」

善桐不禁恍然大悟:皇后和牛淑妃不合,太后和太妃不合,这孙家和许家又都杨家的姻亲,牛杨两太太且又互相看不顺眼。阁老太太对固然本来对她有一定移情作用,恐怕今天如此和颜悦色,甚至令人有春风拂面之感,还因为桂太太在林家和牛太太闹了别扭。

果然,今天的阁老太太兴致似乎格外高昂,众人吃过饭,到了后院听戏时,她就亲热地拉着桂太太喁喁私语,也不知说些什么。四少奶奶和善桐坐在一处说话,彼此倒都觉得很聊得来,秦太太、郑太太坐在一处说话——看得出,这多年的老交情了,两人话不多,但偶然飘来一两句,也都知心口气。吴太太一个人光顾着听戏,听得笑眯眯得摇头晃脑,也很入神。

四少奶奶见善桐留神打量这三位太太,便笑着和她咬耳朵。「我知道你打什么主意!想从这当娘的脸上看出女儿的长相?依我说,你这倒想当然了,女儿像爹的多,这三家几位嫡,倒都和娘生得不像。」

善桐和四少奶奶都和气人,彼此又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,当然说得开心投契。虽然才第二次见面,但已经相当熟稔,听四少奶奶这样说,她就笑了,「我也许就白看着玩玩呢,其实长相都无所谓,我叔叔婶婶都觉得呀,这最要紧的还做派手段,你心里最明白啦,当家主母,靠的可不姿色,实打实的本事呢。」

四少奶奶扫了这几位太太一眼,待要说什么,又忍住了轻声笑道,「这儿不说话的地方,改日我们一道出去上香,我再仔细和你谈吧。不过要我说呢,这三家的闺女也都个顶个的大家闺秀,哪一个都宗妇的材料,只性格各有不同罢了。你要选,还选门第比选人更着紧呢。」   她又禁不住撇了撇唇,望着吴太太有几分不屑地道,「就好比说吴家,人人看着他们热闹,其实我觉得他们最傻了。和焦阁老闹了这么多年生分,在尚书位置上憋了十年,一口气就上不来不能入阁。连我公公都进去了,他还就差那么一步。现在好容易有了个机会,自己又不知道把握,进门来就只知道听戏……」

这声音很轻,可善桐听在耳中却觉得意味极深,她回味了半晌,才轻轻地道,「话也不能这么说,人人有自己的盘算嘛。吴尚书今年五十岁不到的人,也许还不着急往上走呢……有的人就不想着进步,只守成也就满足了嘛。」

四少奶奶眼神一闪,含笑点了点头,不多说什么了。善桐也望着她笑了笑,又指着庭院里一株白桃花道,「这哪里的品种,寻常在西北倒没看见呢。」

一时四少奶奶别过头去倒没有看到,善桐却看得真真的——吴太太本来正听戏呢,也不知怎么,就忽然转过头来,意味深长地对善桐笑了笑,这才又合上了眼,细细地随着节拍敲打起了扶手。

善桐怔了一怔,再左右一看,忽然间,似乎连那两对相谈甚欢的贵妇人,在她眼里的形象都已经有了转变:这已经不像西北了,话家常就只话家常,这群京城贵妇的一颦一笑,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剑,言笑殷殷间,说不定彼此已经你来我往,不知过了几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