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他们二人眼中,对方结成的阵型错漏百出,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好几处可以攻击的地方。

楚人无可以威胁他们的将领——他们俩顿时明白了这一点。

同时,他们还看了出来,大贵族们好像心不齐,不是他们表面上表现出的那样支持春申君。

秦王无聊之后,拉着朱襄去讨论楚军的事。

朱襄也看出了这一点。

就算他是个军事小白,也能从秦王拿出来的对最近楚人换防巡逻的总结中,看出对方军令混乱不堪。甚至对方军中居然出现了内斗互殴,真是令人无语。

楚国地域广阔,各自为政,所以扫平楚国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。

但秦楚两国摆开阵型,集中於一处决战时,秦国还占据了防守的先机,楚国就变得不堪一击。

现在楚王的威信,让楚国根本没有主动出击的势力。

“这就是实行中央集权的重要性。”朱襄唏嘘不已。

楚国肯定也有很多优秀的将领,听说春申君就不错。但居然自己都能一眼看出对方阵型混乱不堪,真是令人惊讶。

“听闻楚国还强盛时,他们相国攻打一个小国,那个小国国君派人游说,说相国已经封无可封,此战获胜也不会获得太多赏赐。那相国就退兵了。”朱襄道,“这次楚军的混乱应该也是源於此。”

老秦王若死了,太子柱登基,楚国安全了,对楚国大贵族也有好处,所以楚国大贵族出兵了;但此事是春申君主导,春申君背后又是楚王支持,若真杀了秦王,那么春申君和楚王获利更大,所以他们虽出兵了但又表现得很消极,在阵前还争权夺利。

这矛盾的态度,就让楚国二十万大军变得不堪一击。

“真想一举灭掉楚国。”看到了楚国衰弱,老秦王又蠢蠢欲动。

朱襄道:“要不试试?”

老秦王问道:“能成功?”

朱襄道:“不能。”

老秦王从袖口摸出戒尺,狠狠砸在了朱襄脑袋上。

朱襄摸摸脑袋,惊讶道:“稷翁还真带戒尺了?!”

老秦王慢悠悠道:“我发现罚你我舍不得,所以不如亲自出手。”

朱襄:“……谢稷翁。”

嬴小政捂着嘴偷笑。

舅父被揍了还要道谢,真好笑。

老秦王收起戒尺,道:“楚国此番战败之后,恐怕短时间内会很安分,可以暂时无视他们。你看我接下来该打哪个国家?”

朱襄道:“我看不出来。”

老秦王瞥了朱襄一眼:“难道你害怕功高盖主?”

朱襄道:“不怕。谁的功劳能比君上高?只是我真的对这些不了解。稷翁不如问我接下来想去哪里种地。”

老秦王道:“那你想去哪里种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