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叹气道:“听闻此地越人并不完全服从你的管束,东瓯国西边有自称西瓯的部落联盟首领,与东瓯王并驾齐驱。越国怎么会沦落如此?先贤大禹若见后代子孙沦落到连田都不会种的地步,不知道会不会在会稽山上哀叹。”
东瓯国虽自称势力范围是台州、丽水和温州一带,其实只能管辖沿海一带平原地区和海中岛屿。西边大片山地中栖息着无数部落,推举出部落联盟首领对外争夺话语权。
中原人称这部落联盟为西瓯部落。
这是东瓯王心中的痛。因为他可不想自称什么东瓯王,而是瓯王。
就像是闽越王也没想当闽越王,而是去掉个“闽”字,当越王一样。
现在朱襄提起这件事,东瓯王有些恼羞成怒,但又不敢恼羞成怒。
即便朱襄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后代不成器,让先祖哭泣。但朱襄把大禹和勾践抬得如此高,肯定了越人并非蛮夷,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发怒。
总不能说,先人看到越人如今连地都不会种了,一定不会伤心,还会叫好吧?
东瓯王想了想,最终憋出一句话:“寡人还是吃稻米的。”
朱襄:“……”
李牧和王翦:“……”
东瓯群臣:大王!你不知道怎么回答可以不回答!
朱襄叹气道:“正因为看到东瓯君与东瓯国众高士仍旧与中原无二,我才如此感慨。昔越国颓败之后,越国许多贤才高士离开越国,前往中原谋生存。中原人感慨,齐国和楚国的强盛,就是重用了吴国和越国人才的缘故。”
东瓯王和东瓯群臣再次不知道露出什么表情。
他们既自豪,又唏嘘。
越国兴盛的时候,重用来自中原的人才;待楚国截断百越与中原的联系,便再也没有中原人才来到百越之地。但百越的人才却可以去楚地,可以通过楚地继续难上。
许多越国的人才不想回归原始生活,便去了中原,让剩下的越人更难保存原本的文明。
文明本来就很脆弱,竹简和青铜器也不好携带。越国倒退到部落制也情有可原。
毕竟农人的耕种技术只能口口相传,关於耕种的书籍只有官方持有。而越人贵族南下的时候,大概只会带上金银珠宝,不会带走那些碍事的竹简。
朱襄对东瓯王感慨了现在越人的衰落,表达了对东瓯国荒废平原的痛惜后,没有要求东瓯王立刻做出回答,借口自己旅途劳顿,先行告退。
Tips: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<a href="http://www.52shuku.vip" target="_blank">www.52shuku.vip</a>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传送门:排行榜单 好书推荐 爽文 系统 种田文 木兰竹